新闻中心

OLED发光材料的2023:国产替代稳步前行,多家本土企业融资扩产

随着我国OLED技术的不断提升与产能的持续释放,京东方、维信诺、和辉光电、华星光电、天马等中国面板厂商已强势崛起,积极布局OLED面板生产线。


而作为OLED面板的关键核心材料——有机发光材料,其直接决定了面板的发光特性,同时也是技术壁垒最高的领域之一。随着全球OLED产能逐步向中国转移,国内面板产线快速发展带动上游材料产业,OLED有机发光材料迎来发展契机。


OLED发光材料主要分为小分子材料与高分子材料两大类。小分子材料是目前主流的量产方案,主要包括发光层材料和通用层材料。发光层材料分为主体材料(红光主体、绿光主体、蓝光主体)和掺杂材料(红光掺杂、绿光掺杂、蓝光掺杂);通用层材料分为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注入层与电子传输层。而高分子材料采用旋转涂覆或喷涂印刷工艺,但因寿命和喷墨打印工艺尚未成熟,迟迟未实现产业化应用。


图片

来源:势银(TrendBank)


据Omdia推算,2026年OLED材料市场将超过30亿美元,年均增长21%。不过就整体而言,UDC、陶氏化学、出光兴产、默克、LG化学、三星SDI等仍然垄断着全球发光材料市场,通用材料市场也被德山金属、LG化学、三星SDI、默克等厂商占据。


但随着中国OLED面板产线快速发展,国外专利逐步到期,中国面板厂商显现出寻求高性价比材料供应商、供应链安全等需求下,终端材料的国产化成为发展趋势。


基于此,势银膜链特别梳理2023年OLED发光材料行业动态、企业进展等,一文捋顺产业动态。(不完全统计,排名不分先后,各位如有补充可在留言补充)

图片

OLED材料厂商海谱润斯重启IPO进程

3月,证监会披露了长春海谱润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情况报告。


据披露,国金证券与海谱润斯于2022年7月15日签署了辅导协议,并按照《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监管规定》等相关规定及双方约定开展辅导工作。自2022年7月17日至本报告出具日,国金证券共开展了三期辅导工作。


此次海谱润斯再次恢复上市,这表示海谱润斯的IPO之路继续推进。据悉,海谱润斯曾于2020年10月与中金公司签署辅导保荐协议,2021年8月5日,海谱润斯与中金公司签署了《长春海谱润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发行上市辅导协议之终止协议》,给出的理由为:由于实际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双方决定终止《辅导协议》。


图片

来源:网络


资料显示,长春海谱润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有机电致发光材料(OLED材料)的技术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推广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最早给量产柔性六代线提供材料并且供货时间最长的国产材料供应商。


主要产品为OLED终端蒸镀材料,包括空穴传输材料、电子传输材料等。合作对象包括国内“龙头”电子面板厂商京东方、天马以及和辉光电、华星光电等国内知名电子面板企业,并与这些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UDC收购默克磷光OLED发光材料知识产权

5月,UDC宣布,通过其全资子公司UDC Ireland Limited已经收购了领先的科技公司默克公司(Merck KGaA)的磷光OLED发光材料知识产权(IP)资产。


该知识产权组合涉及全球172个专利家族中550多项已授权和在申请专利,它们源自默克公司在该领域超过15年的研发工作,这些专利的平均有效期约为10年。除此以外,UDC与默克公司还签订了一项新的多年合作协议,该协议主要涉及UDC领先的绿色和黄色磷光有机发光材料,以及默克公司最先进的传输和主体材料,这些都是制造高端PHOLED器件的必备材料。


图片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材料


UDC授权的专有技术,包括其突破性的高效UniversalPHOLED®磷光OLED技术,支持开发低功耗、环保型显示器和固态照明设备。该公司还开发并提供高品质,最先进的UniversalPHOLED材料,这些材料对目前高性能OLED产品的生产非常关键。


据悉,Universal Display 2023年第一季度收入为1.3亿美元(低于去年的1.5亿美元),净收入为4000万美元(低于2022年的5000万美元)。


UDC表示,OLED显示器的近期需求仍然疲软,但该公司对OLED显示器的长期增长路径仍然充满信心。展望2023年,该公司预计年收入将在5.5亿美元至6亿美元之间。


同样在5月,UDC和PPG宣布在爱尔兰香农开设OLED制造工厂,预计将使公司磷光OLED发光材料产能翻倍,UDC的初始投资为1000万欧元。


OLED材料厂商夏禾科技完成D+轮1.2亿融资

6月,夏禾科技新型OLED材料产业化量产项目投产。据了解,夏禾科技新型OLED材料产业化量产项目总投资10.5亿元,于2020年10月23日开工,是中科院院士李亚栋主导设计的科创型、引领型项目,不仅打破中国有机发光材料“卡脖子”技术壁垒,而且助力园区实现OLED显示行业上下游企业的垂直整合,将占据全球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图片

来源:夏禾科技


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新型OLED发光材料、空穴传输材料、主体材料共18.9吨,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税收5.6亿元。


8月,北京夏禾科技有限公司完成D+轮融资,本轮融资募集的资金总额为1.2亿元人民币,本轮投资方包括:天津显智链投资中心(有限合伙)、苏州芯动能科技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北京市门头沟区京西产业引导基金(有限合伙)。


图片来源:夏禾科技


此外,据势银膜链了解,夏禾公司正在开发和生产磷光Dopant和P-Dopant,为中国多家OLED制造厂商供应材料,客户和合作伙伴覆盖了京东方、天马集团、华星光电、和辉光电、维信诺、三星和LG等国内外知名 OLED 面板企业。


据韩媒edaily报道,在此前韩国釜山举行的举行的“第23届国际信息显示学术大会(IMID)”上,夏禾科技将与韩国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材料企业EMNI ,签订韩国独家授权协议,联手进入韩国Dopant市场。


Dopant制作难度大,而且价格高,是OLED显示屏的核心材料,技术进入壁垒非常高。EMNI相关人士表示:“与夏禾科技的合作将向形成垄断供应体制的韩国Dopant市场发起挑战,扩大占有率”。


鼎材科技完成C轮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