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效提升4倍!韩厂Lordin成功申请高效蓝色OLED技术专利
日前,韩国发光二极管(OLED)材料企业Lordin宣布成功申请一项了蓝色OLED专利。该专利技术可为OLED面板中使用的蓝色OLED发光材料提供更高的效率和更长的寿命。
图源:Lordin
Lordin首席执行官Oh Hyoung-yun强调,该专利技术与美国和日本的技术不同,它可以通过控制材料内部分子之间的能量传递速度来提高发光效率。据介绍,使用该专利技术开发出来的OLED材料的发光效率比此前市面上普通OLED材料要高出4倍。
Lordin计划在2024年将该专利技术商业化,并应用于智能手机和电视上。值得一提的是,该专利在2021年时就已提出申请,彼时Oh Hyoung-yun表示,该专利技术可在蓝色OLED材料中提供超过90%的内部发光效率,这是目前用于智能手机和电视OLED面板效率(25%)的三倍。为了将发光效率提高到90%以上,必须利用OLED发光(激发状态→地面状态)能量的25%--“单重态激子”(singlet exciton)和剩下的75%能量“三重态激子”(triplet exciton)。目前,红色、绿色OLED同时使用单重态和三重态激子,采用内部发光效率为100%的磷光方式材料,但蓝色OLED尚未脱离只使用单重态激子的荧光方式材料,内部发光效率仅为25%的水平。根据发光方式区分,OLED的发光材料可分为荧光发光材料和磷光发光材料。在光的三原色中,红色和绿色磷光材料已经在OLED显示屏上实现量产应用。但蓝色的磷光材料在色彩纯度和使用寿命等方面一直存在缺陷,因此在商业化的OLED产品中普遍使用的是蓝色荧光材料。据悉,Lordin此次申请专利的为蓝色OLED技术,将同时利用单重态和三重态激子,但却不是磷光或TADF方式。该技术采用了一种“零半径分子内能量传递”(ZRIET)的方法。通常来说,能量转移的效率取决于宿主和掺杂剂之间的距离,但Lordin应用了这样一种机制,即如果距离接近于零,分子的量子效率就不相关。由于距离半径为零,该公司合成了一种蓝色OLED磷光材料的掺杂剂,它既保持了宿主和掺杂剂的个体特征,又保持了有效的能量传递速率。Oh Hyoung-yun表示,Lordin激发层上的传统高效蓝色OLED掺杂发射材料使用了两种材料作为发射层,而不是之前的三种。他称,Lordin至今已经注册了4项与蓝色OLED相关的专利,并计划再申请19项专利。此外,势银(TrendBank)将于2023年3月在浙江宁波举办以“供应链革命:走向产业强大的密码”为主题的2022势银显示与触控供应链产业年会。届时将邀请显示与触控产业链终端企业、生产企业、原材料及设备厂商、高校院所及投融资机构共同探寻中国显示与触控行业的未来。在为业界提供更广泛且具深度的议题研讨的同时,帮助推升产业链各企业之间的互动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