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级PI材料四大新型应用领域
来源:整理自天风证券
注:文内信息仅为提供分享交流渠道,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聚酰亚胺被列为“21世纪最有希望的工程塑料”之一,其研究、开发及利用已列入各先进工业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主要新型应用领域包括柔性显示、FPC、5G手机、半导体封装等。伴随着 OLED 取代 LCD 正沿着曲面→可折叠→可卷曲的方向前进,有机发光材料和薄膜是 OLED 实现柔性的关键点,具有优良的耐高温特性、力学性能及耐化学稳定性的聚酰亚胺 PI 基板,是当前柔性基板材料的最佳选择。

受益于 OLED 产能的持续增长,PI 基板材料具有旺盛的市场需求,且未来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国内目前如在挠性印制线路基材方面的应用的高端 PI 薄膜约85%需要依赖进口产品,替代进口的市场空间很大。为全面实现柔性显示,显示器盖板部分应当具备可反复弯折、透明、超薄、足够硬度的特点。折叠屏对于盖板材料要求较高,需要同时满足柔韧性、透光率且表面防划伤性能好等特点。目前的折叠屏盖板材料有 CPI、PI、PC、压克力、PET 几种,其中 CPI 盖板的可行性最高,相比于普通淡黄色的 PI 盖板材料,无色透明的 CPI 盖板具有更高的透光率。受益于折叠屏手机的发展,CPI 盖板材料将迎来快速发展时期。

目前透明PI盖板市场已有住友化学、Kolon、SKC等。日前有消息称,SKI下属材料商SKIET已被选为一家全球智能手机制造商的FCW(Flexible Cover Window,FCW)供应商,公司于7月开始生产以透明聚酰亚胺(PI)为基础的可折叠智能手机的CPI盖板。COF 方案主要采用聚酰亚胺(PI 膜)混合物材料,厚度仅为 50-100um,线宽线距在 20um以下。COF 封装则是采用自动化的卷对卷设备生产,生产过程中会被持续加热至 400 摄氏度。由于 COF 卷对卷生产过程中需要加热,而 PI 膜的热膨胀系数为 16um/m/C,相比芯片的 2.49 um/m/C 而言,热稳定性较差,所以对设备精度和工艺要求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