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尖端素材拟4.17亿投资设备,生产600吨/年PI膜
11月23日消息,PI尖端素材(原SKCKOLONPI)拟定投入700亿韩元(折合人民币约4.17亿元)对八号生产线进行设备投资,生产新一代高端聚酰亚胺薄膜材料。该产线预计2022年下半年实现批量生产,投产后可实现600吨年生产能力。

据官方消息,SKCKOLONPI于2020年6月变更为“PI尖端素材株式会社”,PI尖端素材前身是由SKC与Kolon整合聚酰亚胺薄膜事业,于2008年6月合资兴建的公司。双方以5:5的比率成立合资公司,形成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

2014年,PI尖端素材顺利在韩国上市,上市估值为2349亿韩币(折合人民币约13.97亿元)。今年2月,Korea PI Holdings以6,080亿韩元(折合人民币约36.16亿元)完成购买SKC Kolon PI公司54.06%的股份,主要包括SKC和Kolon 各27.03%的股份。2017年,PI尖端材料为应对PI膜需求扩大,决定增设七号生产线和八号生产线,七号生产线已于2019年完工并投入运行,而八号生产线因疫情影响等原因耽误了进度。
当前,PI尖端素材PI材料的生产能力和市场份额占据全球领先地位,产品可应用于FPCB、散热膜,应用到智能手机、半导体、汽车、航空等多样化领域。

尤其是在新型显示领域,从曲面/全面屏,到可折叠屏、可卷曲,高性能 PI 膜材料应 用增多,CPI 膜及 CPI 硬化膜为可折叠显示产业化关键材料。
首先,与普通智能手机相比,可折叠手机的显示尺寸增加,单位PI使用量增加;其次,PI尖端素材从客户开发初期就开始共同开发盖板材料用PI,并拥有90%的份额。另外,公司最近开始批量生产人工石墨膜用100、125㎛ PI膜,该产品采用分子结构控制技术,烧制石墨膜的热扩散系数达到750㎟/sec以上。这与多层复合人工石墨膜相比,减少工艺数量,对降低成本有积极的效果。公司还计划年内开发150㎛以上的PI膜,并提供给客户认证。
散热片制造过程(来源:PI尖端素材)

月初,PI尖端材料发布的公司2020年第三季度业绩数据显示,公司第三季度销售额为745亿韩元(折合人民币约4.43亿元),同比增长15.7%;营业利润159亿韩元(折合人民币约0.95亿元),同比增长10.1%;净利润117亿韩元(折合人民币约0.7亿元),同比增长34.0%。其中,人工石墨膜用途PI膜出货量同比增长23%,创下历史最大业绩。公司表示,今年COVID-19席卷全球,但各智能手机制造商依然在下半年推出新款5G手机,以及大面积推广应用OLED面板,因此人造石墨膜的需求也正在急剧增加。
来源:势银膜链